碳減排領域專業技能人才培養工程
綜合服務平臺
碳減排領域
專業技能崗位證書
碳排放權交易,就是將二氧化碳的排放權當做商品一樣來買賣。交易前,政府首先確定當地減排總量,然后再將排放權以配額的方式發放給企業等市場主體,如此一來,雖然是有買有賣,但排放總量仍被控制在降低后的指標范圍之內。目前,全球已經有近21個國家和23個地區開展了碳交易。
閱讀全文中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通過印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快推進中國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開展節能減排和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閱讀全文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經過七省市三年多的碳排放交易試點,國家發改委今天宣布我國碳排放交易體系正式啟動。交易體系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分階段、有步驟地逐步推進碳市場建設,逐步擴大參與碳市場的行業范圍和交易主體范圍、增加交易品種,最終建立起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
碳排放權交易,就是將二氧化碳的排放權當做商品一樣來買賣。交易前,政府首先確定當地減排總量,然后再將排放權以配額的方式發放給企業等市場主體,如此一來,雖然是有買有賣,但排放總量仍被控制在降低后的指標范圍之內。目前,全球已經有近21個國家和23個地區開展了碳交易。
央視網消息:11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9年度報告》。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始終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應對氣候變化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
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以下簡稱“方案”)。12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啟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就全面落實《方案》任務要求,推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作動員部署。
閱讀全文1、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機構成立前,由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承擔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賬戶開立和運行維護等具體工作;2、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成立前,由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承擔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賬戶開立和運行維護等具體工作;3、《碳排放權登記管理規則(試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和《碳排放權結算管理規則(試行)》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施行。
閱讀全文交易體系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分階段、有步驟地逐步推進碳市場建設,逐步擴大參與碳市場的行業范圍和交易主體范圍、增加交易品種,最終建立起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碳市場。碳排放權交易,就是將二氧化碳的排放權當做商品一樣來買賣。交易前,政府首先確定當地減排總量,然后再將排放權以配額的方式發放給企業等市場主體,如此一來,雖然是有買有賣,但排放總量仍被控制在降低后的指標范圍之內。
閱讀全文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碳排放權登記管理規則(試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和《碳排放權結算管理規則(試行)》的公告。
其中交易規則指出,碳排放配額交易以“每噸二氧化碳當量價格”為計價單位,買賣申報量的最小變動計量為1噸二氧化碳當量,申報價格的最小變動計量為0.01元人民幣。交易機構應當設定不同交易方式的漲跌幅比例,并可以根據市場風險狀況對漲跌幅比例進行調整。
2021年02月02日,《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全方位全過程推行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投資、綠色建設、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使發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資源、嚴格保護生態環境、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基礎上,統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確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我國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